top of page

動物園裡刻板行為

不知道大家的童年回憶中是不是都有到動物園校外教學的經驗呢?😁能在櫥窗中看到除了貓狗、家畜之外的動物,想必是非常新奇且有趣的體驗吧~但你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動物習性有時並非物種天生所擁有,而是被關在小小空間無法自由活動和大量人群注視觀賞所造成的刻板行為😣。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深入刻板行為的嚴重性以及如何預防改善吧~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何謂刻板行為?根據學者所述,動物重複進行無任何有功能行為行為即可稱為刻板行為,而此等行為大多衍生自動物天生自然行為被抑制的挫折感或是不正常的心理壓力來源。此外,刻板行為只出現在被圈養的動物,在野生動物是完全不存在的。


常見的刻板行為有以下幾種:

1.來回踱步:

在某些大型貓科動物的飼養環境可見地上有規律拖行軌跡,就相當於人在焦慮緊張時來回走動的狀態,只不過對動物而言,這種緊繃是持續且無法自行紓解的。

2.咬尾巴:

反覆拉扯、撕咬尾部,以致毛髮不正常脫落,有時會導致其他皮膚相關疾病。不只尾巴,動物也有可能會啃咬四肢而造成腳掌、手掌潰瀾或指間炎。此行為在長頸鹿、靈長類最常見。

3.不自然的甩頭:

可見於大象,會不停的前後或是左右搖擺。據新聞報導,在巴基斯坦某動物園有隻名叫卡萬的大象,在2012年同伴過世後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而依據就是牠高頻率的甩頭。

4.嗜糞:

會把玩自己的排泄物,塗抹在欄杆或是玻璃上,或者直接當食物吃下,特別是靈長類。甚至有研究黑猩猩異常行為的報告指出在對40隻黑猩猩進行追蹤的結果下,最普遍出現的就是吃大便,再來才是拔毛和自殘。


當動物出現刻板行為,就表示其心理出現不可忽視的狀況,若我們未能及時改善,動物有可能最終自殺或是因心理影響生理導致疾病死亡。若是群居動物死亡,那剩餘動物勢必陷入孤獨感而產生新的刻板行為。


結語:

我們如果要改善刻板行為首當其衝要先改善動物福利,為甚麼動物會有心理壓力?在動物園中的動物就已經失去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那怎麼可能不生病?我們應該要改善牠們的活動空間和環境,使動物在最符合原生環境的情況下生活。再者是我們不應讓動物感到恐慌,例如以閃光燈拍照、敲打櫥窗製造聲響,動物活得快樂,我們才能有更多的空間去探索生命!


參考資料:

1. Born Free Foundation. Stereotypic Behaviour in CaptiveWild Animals: Zoochosis. https://www.bornfree.org.uk/zoochosis

2. 陳竫詒。牠為何成了世界上最孤獨的大象?。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994

3. Lucy P. Birkett,Nicholas E. Newton-Fisher (2011). How Abnormal Is the Behaviour of Captive, Zoo-Living Chimpanzees?.


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